音樂薰陶要有法

周惠娟

一位本港文化藝術版編輯,偶然跟我談起音樂薰陶的問題,編輯先生為了讓初出生的兒子接受音樂「家教」,於是買了「莫札特」的 CD 播放,那曉得他的兒子聽到了音樂便哭過不停。我問他是否在兒子出世後才聽,換言之當他的妻子在懷孕期間並沒有進行音樂「胎教」,他點頭稱是。

音樂雖然是可以打破國家和種族界限,不過如果初次接觸,非但聽不到音樂之美,有時會因不適應音樂的節奏和音樂的色彩音律,而感到煩躁和不安。

這位小朋友雖然聽了「莫札特」明朗輕鬆的音樂,可是莫札特的歐洲音樂對他是那麼陌生,小朋友以為自己置身於陌生地方,以為遠離了爸爸媽媽,小朋友的直覺是用「哭叫」來表達恐懼。

我說:“如果你希望讓小朋友在嬰兒時候開始聽音樂,最安全及較恰當的方法是,當你抱著他,跟他說著嬰兒話語的時候,可以同時放出音樂,如果希望 BB 快點感受音樂的樂趣,父母可以在日常也哼出音樂的樂句。過一段時候,小朋友因熟識了音樂是四週圍環境的一份子,那麼就不會產生因陌生而害怕了。

甚麼美好的東西,都要經過溝通熟習,才能適應它喜歡它,音樂亦不例外。

(本版原文節錄自“談談笑笑-我手我寫心 2002年10月22日”版內)

返回主頁 本頁首(藝術與教育) 回應請到交流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