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談藝術教育

周惠娟

德育跟藝術教育要成正比,要不然,當一個人接受藝術薰陶越多,可能會自以為品味非凡,甚麼都看不順眼.甚麼都不滿意,甚麼事情都加上自己的觀點,如果患上這一種「藝術氣質神經後遺症」,那真的麻煩頂透了。

試想想自以為是,自以博雅多麼可怕,當別人的語言偶有不雅,便嗤之以鼻,或吃東西時不懂餐卓禮儀,便覺渾身不舒服,甚至人家穿著佩戴,都評頭品足,如果犯上這毛病,是很辛苦的。

所以我常常對學生說:「當你們彈一首樂章,或繒一幅畫,首先呼吸一下大自然的偉大和它的奇妙組合,再想想自己只是大自然的一份子,你們就沒有被限制於自高自大了。」

當然我不會教導學生無個人風格,我只是打開學生的心靈,去看多一點萬物。很奇怪,越是能欣賞別人的長處,越是豐富個人的技藝和學問,出來的作品更有個人風格風采。無它,吸納了好的學問,才有好的創作元素,學問與創作之素,一旦經人去運用,便演化為各種不同特色。

故此提昇社會的藝術教育,同時更要留意自然生態之諧和及人與人之間的尊重。

(本版原文節錄自“談談笑笑-我手我寫心 2003年1月3日”版內)

返回主頁 本頁首(藝術與教育) 回應請到交流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