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中探月之藝術辯論

周惠娟


七月份,香港電台第五台播出的藝術政策論壇節目,有論者謂香港畫家的作品,在外國連三四流的畫廊都不肖一顧。又謂:香港視藝作家只困於香港,未能將眼界打開,香港藝術家只局限於本土的創作,而沒有往外國擴闊藝術視野。香港缺乏外國的藝術家和藝術評論家,是香港藝術政策缺憾。

聽了這位先生的議論,才恍然大悟為什麼香港藝術家拿不出有水準的作品,如果按照議論者所言是本土藝術家太缺乏人家西方的土壤,就算獲得外國名家指點,仍舊作不出有國際水準的藝術品,是因缺少了外國藝評和外國藝術家「教路」之故。

看人家法國畫家的畫,有其法國的文化氣息,德國畫有其畫家的思想脈絡,美國的有美國人的呼吸和性格,他們能得到推崇和受到讚賞的因素是畫裡滲出藝術個性和國家文化。當我欣賞好的西方畫時,同時亦去思索他們的藝術表達及其文化特質。

但香港的視藝作者,可曾思索自己的文化本質、創作方向,以及認識所謂「國際」的定位?說來也真荒謬,國際的意思,不知是誰下了規範,所謂有國際水準,就是西方公認的水準。又或者是中國人太缺乏自信,總覺得黃皮膚不及白皮膚好看,要把藝術創作介紹給西方社會,就非要往西方藝術線路走不可,怕人家不懂沒有欣賞者。

雖然香港是華洋雜處的社會,還是很清楚的劃清東西文化的不同性質,如果香港的中國人自認為國際味不夠,而把頭髮染色了,把面由黃色漂成白色,還有日常生活的舉止行為來一個國際「西方」化,是否西方人士會認為這樣的中國人才是「國際」化人?

香港視藝作家,不從自己的文化源流作為創作條件,不認清「我是誰」,恐怕再請多幾位世界頂級藝評家、藝術家過江授課,香港畫家壓根兒被外國人稱讚一句,中國人真聰明,畫得真像。其實「很像」只是等於臨摹,臨摹出來的東西,永遠處於僕人位置,難登大雅之堂。

西方畫派有其淵源深遠的歷史背景、民族情感背景、生活方式及行為習慣,西方畫是西方人士的文化紀錄,香港人學到他們的外層技法而無法觸及其血脈相連的內因,這樣的畫何來有方向與思想定位?感情與意象之模糊不清是可以理解到的。

水中探月的藝術政策是捨本逐末,不切命題的做法。香港藝術家吸收別人的長處和技法是需要和有意義的,但不是洋為中用,或中為洋用,甚至是全部洋聲洋氣,因為骨子裡依然是中,出來的作品是淺薄而欠深刻感情的。

現正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畫展的美國畫家卜錦輝(CREG BURNS),他曾學習中國墨畫,對中國畫的歷史、風格、畫法都有一定的鑽研,但卜錦輝很瞭解自己永遠不能成為真正的優秀中國畫家,因為缺乏了中國人體內的血液,但他吸納了中國畫的神韻與意境,而擴闊了藝術界限,這是卜錦輝的智慧和藝術自信與良知。

中國人什麼時候抱著自己的心血作品,告訴西方人士如何去瞭解和欣賞中國人的藝術和文化,這就是中國藝術家立足「國際」的時候了。

原文載於香港聯合報21-8-1994


返回主頁

回藝評頁首

歡迎與網主交流意見和心得歡迎交流您的藝術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