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飾與文化

周惠娟

人類由以獸皮蔽體開始,演變為繁雜的禮儀服飾,再而蛻變成現在百花齊放的,「多媒體」衣服,這都成了文化發展的標記,也是一門值得我們深入探索的人類進化和審美觀念的課題。

衣服有它的時間觀念,即「潮流」,潮流是有它本身的潛在功能和意識,其中包括社會意識、文化意識和時代意識;衣服的演變也是圍繞著環境關係和實際需要而向前邁進。所以,古代的繁瑣複雜的服飾,在講求高速效率的現代社會就不合時宜了。

美國現代舞之母──伊莎多拉˙鄧肯(ISADRA DUNCAN)是一位浪漫主義者,她的穿著學問是祟尚自然美,她的衣飾富有飄逸抒情格調,但是,她的死亡亦關係到她的衣服喜愛,一條長長的紗巾,便結束了她的一生。(按:鄧肯是被其所圍在頸項的絲巾捲進了乘坐的汽車輪子裡,當場窒息身亡,地點是法國。)

鄧肯當時的衣飾配搭,美則美矣,可惜忽略了環境關係,如果時光倒流,馬路行走的是馬車、人力車、黃包車,鄧肯這種打扮不止好看,還為環境增添一份悅目色彩和情調。很可惜,錯落在汽車、飛機的科技時代,頸上圍上長及腳踝的絲巾,隨時隨地有性命之虞。

由此可見服裝潮流是標誌著社會與文化的演進。每一變化象徵著不同時代的思想。因此潮流文化可作正面解釋,它有其時代需要和根源,它是意味著改革和創新,同時亦代表了特定時期的價值觀。

衣服的選擇與搭配,是人的氣質和品味的體現;人與衣服的關係,就如演奏家和樂器,衣服的搭配就如樂曲的處理;穿衣服要突出良好的效果,萬萬不能脫離「基調」,瞭解自己的體態、形格、氣質;配合適當和諧的衣服,自然形成有生命、有言語、有美感的特性,生色生光采,如音樂予人的親和力。

穿衣服又如音樂家的演奏,有些音樂家能適合演奏多種樂器和表達不同類型的樂章,但有些只能局限於某些曲目。穿衣服最忌不自覺的被人牽著鼻子走;現時在街頭上常看到一些衣不稱身的現象,可算是給人帶來了視覺上的汙染。

這都由於一些混水摸魚式的商人及時裝設計家,他們非常聰明地利用人的盲從心理和潮流領導者的心態,不斷強求創新,其實是「皇帝的新衣」翻版,這倒帶起一陣熱潮,其實穿衣者能夠腦袋略為清醒,便可以自明鏡中尋找答案。

穿著和搭配是象徵人的內在情操,有些人只求達到光亮耀目的目的,如站在台上的演奏家,為了獲得台下掌聲不斷炫技,很多時反而破壞了樂曲美。

近日看到一些時裝表演,帶來的印象是時裝設計師似乎有江郎才盡的現象。「創新」、「靈感」是藝術家的命根兒,但總不能脫離基本意義──美、自然、和諧和適合。如果時裝界能往音樂藝術裡探,很可能會擴闊視野另闖新途,不會像現時觸目皆是的「叫化子」服裝。然而,這現象也正好反映出這時代的人盲目追求時尚、渴求突破的文化素質,足以作為當代文化現象的具體表現。

原文載於聯合報3-4-1994

 
返回主頁

本頁首(形象、潮流與品味)

歡迎與網主交流意見和心得歡迎到交流站暢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