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人的呐喊

周惠娟


朋友从深圳打来长途电话,劈头一句:「我快闷坏了。」类似的说话我不止一次听到,他们很多都是受过大学教育前来深圳发展的人,而且有相当不错的经济基础。

总觉得深圳是一个畸型的经济特区,最近又得到进一步证实。那里有的是现代化而没有现代文明,文化艺术气息在深圳只是字典上的名词。有一切现代化的设施而文化追不上,会使人的情绪上及心态上不平衡,这种感觉,我越来越意识到。

那里有文化有经济能力的人为数不少,一个一个单身贵族会所应运而生。我曾经往这类会所参观,里面可以??桑拿、健身、卡拉OK、饮酒、跳舞等。有些人表现得非常低级庸俗,有些人正在专心做运动,有些人静静坐着,手中拿着半杯洋酒,我突然呼吸到深圳的单调。

凡经济发达的地方,色情事业亦相应旺盛。在深圳可以说得上举目不乏红灯地带,可以说是到了泛滥的地步。从另一角度看,它是一个充满罪恶,但同时亦是充满动力的城市。人们拼命赚钱,亦拼命花钱。换言之是只有麻醉性的娱乐,而没有精神上、灵性上的舒缓。我常听到很多当地人说深圳没有好男女,其实是那地方没有平衡发展其经济特区特色,给人错觉的是,男的统是奸商或贪官污吏,或流亡盗贼;女的凡有姿色及打扮入时的,多为有钱人黑市夫人,或是娼妓。

朋友告诉我,在深圳近日不想跟朋友在一些娱乐场所出现,那些深圳男人总以为穿着入时的都是出来走动的女人,有时在高级一些酒店咖啡室,常遭受一些男人前来搭讪,反之女的亦认为深圳男人都是满身铜臭的好色之徒。

很多来自不同省份的人,初来深圳那充满着金钱与罪恶的地方,人的性格不自觉地随着社会大气候转变了,一位下海文人无奈地对我说,「环境对人的影响太大了。」

衣食足而后知荣辱,人类原始社会是食色行头的,人类智慧的发展是食色之不足,而后文化艺术音乐等补充人类精神之所需。

深圳地区涌现了好些受过高等教育的有钱寂寞人,在刚到那里寻机会狠劲赚钱的时期,这特区是令到他们有一种道德解放的自由感,男女关系及道德观念像是有了新的出路,一切以个人感受为主,但官能上的享受,到了一段时候,知识分子始终是需要精神生活的。

为了这问号,我曾经问他们为什么不跟其他同等文化及爱好的人交往,得来的答案是:深圳没有文化艺术的中心场所,亦没有文化艺术交流的活动,没有可以令人共同享受高层次的地方。

我又奇怪的问他们,钱赚得不少了,为什么不返回自己家乡去,如:北京、上海。原来他们都习惯了深圳的生活动感节奏及现代化,回北京、上海,虽然文化气息比深圳好多了,但那里的文化色彩是褪色及僵硬的,已经跟他们思想有了一大段距离。

想起了深圳一位官员对我说:先把经济弄好,文化艺术以后才说。去年我只觉得深圳是一个很干涸的市镇,现在是一个畸型城市。

既要将现代化继续推上去,却又不让现代文明思想及文化同步前进,人的精神状态受制于社会局限,就如一棵大树一方面要它壮大生长,另一方面却不给树有空间开枝散叶,这是违反了自然生态,是不健全的发展方针。

深圳这个最早发迹的经济特区,很值得把它作为中国大陆文化经济的发展样本,要把中国变为新加坡是不可能的。

从这些人的言语,使我意识到深圳有很多人在享受到现代化生活,其实思想亦起了一定的改变,教育程度越高,对文明思想及文化生活要求越切,很可惜政府政策还是专制保守,真是中国人的悲哀。

原文载于香港联合报28-6-1994


返回主页

本页首(网主网眼)

欢迎与网主交流意见和心得欢迎到交流站与网主交流

其他有关连结: 没有文化气息的深圳特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