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唱藝術歌曲(二十七)

周惠娟


林聲翕前輩師承黃自先生,他的作曲風格是絕對遵守作詞家的詩文內容,不愛重複一字一句,這是林老師親口對我說的話,也是乃師黃自先生的聲樂作品風格。

演繹黃自先生的聲樂作品,常感到黃自先生以音樂去磨合文字的非凡能力,黃先生的音樂沒有多餘表述,也沒有炫耀作曲才華,但處處讓歌者戰戰兢兢去探究歌曲的藝術意圖。

林聲翕前輩的作品承傳乃師,以西方作曲手法的優點,發揮中國詩歌文采氣韻。

引秦觀《鵲橋仙》為例子:

纖雲巧弄,飛星傳恨,
銀漢迢迢暗度。
金風玉露一相逢,便勝卻人間無數。
柔情似水,佳期如夢,
忍顧鵲橋歸路。
兩情若是久長時,又豈在朝朝暮暮。

這是一首歌頌仙凡之戀的名作,詩句雖短,惟境界深遠,是天人合一之境,林聲翕的音樂造句,堪稱惟妙惟肖,音程與律韻,以敦煌音樂色彩,擬造出仙家踏雲,也虛也實的意境。

音樂前奏虛虛渺渺,幻化出敦煌壁畫「飛仙」氣象。

歌者要調節好共鳴和做好呼吸準備,因為演繹「纖雲弄巧」,聲音須操控在柔中有勁,音樂是要求歌者弱起聲,是符合詩情意象,弱起聲如果沒連接底氣,弱聲便無力,無力的弱音是浮虛的,缺乏音樂色彩,也失去弱音的美感。

有好的底氣托住,弱聲便有穿透力,亦顯示出歌曲的神采。

弱聲要有好的底氣,說來容易,做起來有一定難度,原因底氣用得不好,就成了推動力,弱聲被氣力往上推,往往聲音太實太響,失了弱音的感染力和藝術魅力。

為了一首歌的藝術要求,把歌唱共鳴基礎打好,把歌者工具用得從容有度,弱聲當會發揮它的音樂用意,和它的音樂美。

 

(本文節錄自“談談笑笑-我手我寫心 2018年9月6日”版內


返回主頁

本頁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