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361)

2017

3

22

歌聲不是找音出來的

周惠娟

多年不見的舊學員,她的聲音再次出毛病。

第一眼,我無法認出她是我的學生。她說:「自從上老師課程,我的喉嚨安樂了好幾年,兩年前生了BB,整個人感到緊繃繃的,就是放假不須教學,聲音都細弱和嘶啞,鼻子的呼吸管道像有東西阻塞,頸和肩膊動彈不自如,胸口有拉扯和吸氣困難現象,又要帶BB,講話也多了,很辛苦。

請老師幫幫忙,因為天天要教學,連用「咪」都聲音微細,用「咪」也令聲嘶力竭……」

馬同學面部兩頰腫脹,眼睛出現紅絲,講話偏向鼻方和上顎發音,聲音離開了胸肺的基礎聲區,這可呈現上共鳴揪扯和吊聲情形,這種發聲狀態可引致頸腫喉脹面僵和牙關卡緊問題。

馬同學:「我要教小學歌唱,有些高音上不了,憑一些歌唱知識去找音找共鳴,有時真的可以吊上去,但現在怎樣努力都找不到發音點了……」

聽馬同學訴說聲音的苦況,她在講話當中同樣用痛苦和艱難的表情和不平放的肢體動態,真的為呼吸和發聲管道雪上加霜。

我:「我記起你了,五年不見,把以前替你矯正的體態和牙關都打回原狀。」

馬:「是的,心一急,人便緊張,不期然用肢體或變音去支持自己,可惜越弄越糟……」

我替她把高抬的牙關和橫向發腫面頰做一些舒緩和復位矯正,再替她把高抬的胸肺共鳴地方,一點一點地向下平放,繼而為她拉伸雙臂,令膊子減少高聳,頸和甲狀腺亦替她做一輪工夫。

馬同學:「呼吸暢活許多,胸口減少壓迫感……」

我:「不許用苦瓜臉講話,雙肩要平放,不可揪著牙關用鼻發音,這可壞了咽喉苦了自己。」

馬:「習慣唱歌往鼻咽找音。」

我:「唱歌的聲音不是找出來的,是身體的共鳴彈性和活動機能發放出來的。
現在不是替你解決歌唱困難,先把教學用聲能力解決,可以說話自如,才有基本條件練歌唱發聲。」

過了一些時日——

馬:「很開心,上課時學生用心了,因為聽清楚我講書,我講書時也多了活力,學生不打瞌睡啊!」

我:「請習慣天天按摩咽喉和整個頸部,會減少甲狀腺腫脹,很多聲音問題學生,都連帶出現甲狀腺肥大。」

馬:「真的是,我這兩星期努力用刮痧板和用手到處刮刮按按,頸部沒那麼腫了,口亦多了唾液。」

我:「現在是靠自己天天護聲了!」

馬:「果然有聲便可唱一些簡單的歌。」

 返回本目錄

  (362)

2017

11

1

歌唱失聲了

周惠娟

聲樂學生甲:「做完學校的歌劇實習,聲音變成這樣……」

我:「你的聲音淺薄,出現短暫失聲現象,現時不適合演唱歌劇,歌劇選曲演繹,須投進較強烈肢體語言,同時音色和歌唱情緒要帶戲劇效果,這些都講究歌劇演員的聲量實力和音樂的表現力。
剛才回看你實習的錄像,低音低不下來,高音很緊很吃力,中聲區的聲音窄,沒帶出這聲區從容、平實的質感。」

聲樂學生甲:「指揮也說我的中聲區沒做到歌曲的情緒,但他說不出理由……」

我:「好的中聲區,就是充分發揮肺腔共鳴,這位置站穩了,高聲區才有立足點,再移往低音區也有貫連根據。」

聲樂學生甲:「很多歌者不主張用自然聲音,但周老師卻強調自然聲音的重要,聽來有點摸不著頭腦。」

這是很好的問題,馬上請在場乙同學朗聲讀誦歌劇一小節片段。乙同學的中聲區共鳴紮實,出來的聲音平實有感情,再回看聲樂學生甲的讀誦,她氣淺聲尖,出來的聲音很造作。

我:「請問丙同學對甲和乙兩位表演者的看法……」

丙同學:「乙同學把歌詞讀誦得很自然,聲音暢順,亦表達出歌詞的色彩和感情。

甲同學把歌詞讀來牽強,出現尖聲與硬衝情況,聽來有點造作和少了情節的感染力。

我:「謝謝丙同學替我解答了『自然』聲音當中一個環節。
甲同學說的自然聲音,其實是以習慣的聲音為自然聲音,我說的自然聲音是用到了適合健康發聲的人體本能。

乙同學講話沒出現吊聲,她的聲音寬寬鬆鬆,她唱的歌曲沒出現強迫和拉扯情形,所以減少了喉嚨充血和心肺拉揪情況,一齣歌劇唱完了,沒出現甲同學的失聲苦況。」

甲同學:「我應該怎樣面對下一次實習?」

我:「紮紮實實打下聲音的應用能力,平日多練音階,把子音母音都唱得踏踏實實,這可助你減少失聲憂慮。底聲不足,就是基礎薄,歌是唱不好的,甚麼事情、任何一門藝術,都要打好基礎功夫。」

 返回本目錄

  (363)

2018

1

8

舌頭操

周惠娟

近日天氣忽寒忽燥,很多人感到口腔很乾,雖然多喝水,仍有口乾情況出現。教書老師尤覺喉乾難受。

舊同學來電問:「請教老師可有方法紓解口乾問題?」

我:「請用舌頭在口腔內上下牙作圓周式上下來回打轉,現在試做幾次吧!」

同學:「老師呀!我口腔馬上有津液。」

過了幾天同學又來電話說:「晚上睡覺常因口乾醒來,我不想晚上多飲水,躺在床上用舌頭在口腔上下牙槽來回打轉,口水便來了,老師方法很有用……」

我:「當你舌頭在上顎下顎牙邊轉動,咽喉便會放鬆,津液便順利而出,你可用這方法作運動咽喉,對聲音沙啞有好處,也是潤澤口腔辦法之一。」

學生:「果真如此,我的聲音較容易出了。」

 返回本目錄

  (364)

2019

5

2

海鹽加生薑活絡法

周惠娟

霍老先生八十歲,是粵曲迷,每天清晨五點便出來海濱做運動和吊嗓子。他呀,堅定不移做晨操,目的讓身體循環系統多點彈性,這是他操曲老師對學員的建議。 霍先生果然聲音得到明顯進步。

今晨,霍先生如常運動,他跟我說:「天氣潮濕,膝蓋痠痛,腰無力,走路沒氣沒力。」

旁邊一位老先生對他說:「數年前,我也是膝蓋痛,醫生說:病源是因髖關節出現骨枯情況,之前因髖關節和膝蓋無力和痛楚,我採用西醫醫藥和物理治療,但不見收效,轉看中醫和推拿,也同樣不見好轉,西醫建議我動手術換去髖關節,我沒接受。

我堅持行走,這真是苦事,每行幾步須停下來竭一竭,幾年下來花在看醫生的費用超過十萬元。有一位退休醫師教我用一包海鹽加十多片生薑炒熱,放進袋中,在髖關節、腰腎、膝蓋循環熱燙,開始半個月,每次熱燙的地方出很多水,過了一個月,感到減少痛楚,人也爽些,到現在我可以跑步……」

我插話:「數年前看到先生走路很慢,慢慢見你步伐輕爽,了不起!」

先生繼續:「因鹽炒熱會很燙,熱燙時先把一塊薄布蓋上才進行,會安全些,我太太很懶,看見我如此收效,每逢感到膝痛或腰痠,她都採用此方,很收效的!
本來此方還有一味材料,那是十多棵蔥白,我只用了幾次,後來光用海鹽和老薑……」

霍先生:「回家叫老妻幫個忙……」

先生又說:「如想效果更好,可用活絡油先按摩,再用熱燙方法……」

真的,兼聽則明,回家照方法熱燙,(只用海鹽和十多片薑炒到很熱),真的覺得血氣暢通,此法值得人們作除濕舒筋活絡之用。

 返回本目錄

(本版原文節錄自“談談笑笑-我手我寫心”版內)

返回主頁

返回本目錄(聲音與健康)

回應請到交流站

返回本頁首(聲線保養及護理)

© copy right by Monica's Art Studio

版權由周惠娟藝術創作室擁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