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在勝虛無

周惠娟


梁同學是業餘粵劇演員,找我是因演出在即,唯聲音卻不管用。

請她唱一小段花旦唱腔,她的聲音全繫在顴鼻一帶,聲音細幼淺窄,氣息由於聲淺,呼吸局限在喉頭,俗語所謂上氣不接下氣。

我:明天你要演出,不能改變你的發聲方法,所有共鳴的訓練,須要訓練有時,才運用得好。
現在改變你的虛浮子喉演唱習慣,只會害你唱不出歌來。

梁:連說話都困難,唱歌更感吃力,我擔心明天開不了聲……

我:首先替你把頸部僵硬地方消腫,並使它鬆軟一點,頸部有彈性會較容易發聲。
此外;替你在發聲共鳴做一些活動,和用手法舒緩發聲區的緊迫情況,看是否對歌唱有助?

經過一輪放鬆發聲共鳴的手法,請梁同學重複唱剛才的曲目。

她說鬆了些,氣也通順一些。

我:頸部減少腫脹,亦即減少呼吸的阻力。

梁同學:聲音響了一點,吐字清了一點……

我:你的吐字器官很緊及收放不自如,發出的音色便暗啞,現在你的嘴巴張合自然一點,所以吐字會清楚一些,今天算是有收穫了。

梁:講話沒那麼辛苦。
請告訴如何找對歌唱位置?我看了很多教唱歌方法的書,但沒找到好方法,你可以告訴我嗎?

我:請不要胡亂想當然地嘗試這共鳴那共鳴,或這個咽音那個頭聲,如你教學生,學問是從基礎開始。
聲音的共鳴基礎缺乏,而去捕捉高腔高調,或抽扯口腔肌肉去造音弄色,這一切都令你聲帶腫脹氣息凝滯。

梁同學:有大歌唱家說我天天在山頭練聲便音色通透圓潤。

我:可想像得到,你會依法而行,請問可有成效?或聲音越練越壞?

梁同學:越練越不聽使用……

我:本來聲音便很好的人,會因此方法令聲音更寬更通透,可是你的聲音太弱,和長期用錯方法唱歌,已造成發聲器官的障礙,在此情況底下,去想當然尋找歌唱位置,當然錯上加錯。

(本文節錄自“談談笑笑-我手我寫心 2015年10月2日”版內


返回主頁

本頁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