見山不是山

周惠娟


學生:「以中國古詩詞譜成的歌曲,對我來說困難去把它唱好,詩人作詞寫詩都像天馬,一時上天一時下地,他們的感情不只放在心頭,連一草一木一雲一波都算在詩詞裡,如何把這些零碎元素處理妥當?
我的系主任批評說:『你呀!見山說山見水詠水,沒深入作家的借景喻心……』」

我:「中國文化藝術;不是把人當作個體戶,是天、地、人的關係,系主任說得好,請問系主任聽你唱那首歌?」

學生:「由黃永熙作曲,李清照寫的《聲聲慢》。」

我:「這歌曲的演繹重點是以怎樣的心情?它的音樂色澤怎樣的?請以兩字概括!」

學生:「寂寞!」

我:「對了!」

學生:「可是系主任批評我歌唱感情單調,寂寞本來就很單調嘛?」

我:「錯!回聽你的歌唱,真的有一腔乏味乏勁單調歌音,就算轉到華樂片段,亦沒拿準作品的情與景同歌唱語言。寂寞有很多不同性質,不同性質的寂寞,配以當時之天地景象,自然產生不一樣的人物感情。
演唱《聲聲慢》不能光唱李清照的寂寞,要把環境、氣候、雁鳴、唳聲合在一起,形成統一的李清照心情獨白。

沒將所有「詞」元素歸一,便出現見山唱山見水詠水的現象,亦把一首歌唱作品處理得單調和雜亂。」

學生:「系主任要我多接觸詩、書、畫……」

我:「對的,這些都是演唱中國古典藝術歌曲元素,不只古典,就算現代詩歌譜成的藝術歌曲,亦不可缺少中國文化根源。
多接觸了,才悟出東方歌唱藝術意境、意象、意態。」

(本文節錄自“談談笑笑-我手我寫心 2016年1月25日”版內


返回主頁

本頁目錄